位置: > 足球新闻

国内足球联赛啥时开始 :别扔,留着吗?(深度好文)

作者:jrs直播 发布时间:2024-04-13 17:03:16

1995年甲A,中国联赛发展迅速,全赛季进球337个,观众人数314万。 曾获得“十连冠”的辽宁队降级,引发最大冷门。 裁判问题成为焦点。 四名主教练因表现不佳而被解雇。

■我们——

联赛火爆的背后,其实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 本报在《1995年职业联赛备忘录》中撰文提醒,随着职业化进程和经济实力对足球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南强北强”。 “大”趋势中隐藏着一股暗流。 文章指出,“未来,中国足球会因为足球场外的影响而平衡吗?”

1995年也是“抢”这个词流行的一年。 本报记者指出,在足球场上,没有“抢”就没有什么不可能,但有了“抢”就不是万能的。 对“千必为”、“千回火”人给予客观的、历史性的评价,我们的眼光不应仅仅停留在今天。 1996年,谁解决了“抢劫后怎么办”的问题,谁就是赢家。

事件 -

1996年3月,国奥队在吉隆坡惨败,在奥运会预选赛亚洲区决赛中失利。 国内舆论一片哗然。 时任国家体委主任吴绍祖说了几句话:“对中国足球来说,要弘扬六个字:‘胜不骄,败不馁’。” 足协主席袁伟民认为,中国足球要做的就是“练人”,在逆境中磨练拼搏精神。

■我们——

本报记者戴新发回的最后一篇文章标题为《把臭衣服挂起来》,反映了国奥队员失利后的真实想法。 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张恩华:这套队服还有吗? 忘了它!

刘月:别扔了,留着吧!

张恩华:我们太脏了。 不管我们怎么洗,我们的耻辱都洗不掉。

刘悦:别洗了,就这样放着,有汗味,有臭味。 回到家,把它挂在房间里,每天盯着它,记住它,不要忘记它……

紧接着,《中国足球报》刊登了国奥队总结会现场直播。 本报记者姜斌的文章《说白了,修行不细致,不苦心》,引起很大反响。 队长李传奇的最后讲话我还记忆犹新。 他说:“在今后的训练中,一定要百分百投入,与疲劳、艰苦作斗争。 当你累了、苦了、痛苦了的时候,请咬紧牙关,想想在吉隆坡的三天。 “21号了!”

本报记者马德兴发文称,中国足球要想发展,就必须“绝对不能放过联赛”。

事件 -

中国足球队在大连金州队第六次征战世界杯比赛中失利。 一个大好机会就这样被毁掉了。 这也是中国职业联赛首次进军世界杯。 随后,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对中国足球的重大反思和讨论。 中国队输球后,有关方面提出“中国足球亚洲二流”的定位论。 但媒体对本次冲击国家队的定位、用人、临场指挥等提出了质疑。

■我们——

在中国队为十强赛苦苦拼搏的同时,《中国足球报》也在进行一场十强赛采访的“接力赛”——记者焦林芳、季鹿刚、戴鑫、刘俊生等人利用他以“穿插接力赛”的形式,参加了大连金州、卡塔尔多哈、科威特城、伊朗德黑兰、利雅得、沙特阿拉伯等地国家队的后续采访,并与国家队进行了交流。各队的主教练和球员。 他们是这场失败的见证者,也通过采访传达了很多来自前线的信息。

11月13日,国家体委、中国足协、中国足球队在大连召开大型新闻发布会暨新闻发布会,总结十强比赛。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抛出了“中国足球在亚洲二流”的定位论,随后引起了媒体的轩然大波、争议和质疑。

11月18日,《中国足球报》在第一版显着位置刊登了国家体委宣传部部长何惠贤出席中国足协新闻发布会的讲话《定位准确,不浮躁》足球队。 这篇文章中有三件事引人关注:一是《北京青年报》在赛前就中国队能否获得小组前两名进行了社会调查。 结果是,46%的人认为不可能,25%的人认为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有16%的人认为不清楚,只有13%的人认为有可能……虽然比赛开始前各方对于站位问题都非常清醒,但比赛开始后,随着比赛的结果,比赛出现波动,定位问题开始发生变化。 开始动摇……期望值也被‘炒’得太高”;其次,“中国足球队只是亚洲十强中的二流球队,还没有完全具备参加世界杯的能力。 十强赛的过程和结果再次证明了这一点”;第三,“中国足球的定位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很难走出挫折。”

事件 -

1998年世界足坛的顶级赛事是在法国举行的第16届世界杯。 在世界杯盛宴面前,中国足球相形见绌,亮点不多。

■我们——

为全面报道法国世界杯,本报特约记者焦林芳、纪鹿刚飞赴巴黎战场,为读者提供第一手新鲜报道,并对关键比赛进行现场采访以及世界杯期间的紧急情况。 在四支亚洲球队参加世界杯失败并全军覆没后,《中国足球报》发起了“亚洲不需要垂头丧气,中国急需迎头赶上”的讨论。 世界杯结束后,本报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王俊生、英国国家队主教练霍顿、AA队主教练金志扬、徐根宝、李英发、庄连胜等人探讨中国足球。 我们应该从世界杯中吸取什么营养? 7月21日,《中国足球报》发表本报评论员题为《明确思路坚定信心》的文章,指出世界杯强队的表现以及亚洲球队的不理想表现再次给中国足球带来启示, “中国足球的腾飞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综合工程,‘速胜论’和‘亡国论’都是不可取的。”

在“世界杯效应”的影响下,中国足球的市场运作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在此期间,中国草根足球和青少年足球教育体系的漏洞围绕世界杯逐渐显现出来。 《中国足球报》刊登了一封武汉足球学生家长题为《足球上学忧》的来信,引起业界的思考和关注。 在这封由“武汉市红岗市12号20号门12号颜永新”学生家长签名的近3000字信中,他透露,一些足球学校收费过高,没有任何规定。入学并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 现象。 《关注足球学校》堪称国内新闻媒体最早对“足球学校”进行深度报道。

■活动——

1999年7月,中国女足在美国举行的第三届女足世界杯上获得亚军。 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弘扬“爱国敬业、自信自强、团结拼搏”为主题的女足精神。 ■我们——

女足归来的第二天,本报就发表了题为《艰苦奋斗,为理性足球树立典范并结出硕果》的社论,认为中国女足的胜利来自于女足十年的拼搏、艰苦奋斗,团结拼搏,不计成本。 以及奉献精神、深厚的理论积累和高质量的日常训练。 社论称,“他们不顾浮华,不羡慕名利,摒弃浮躁,这对于当前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活动——

由于米卢后来被证明是一位“神奇教练”,他上任后率领中国队参加的第一场大型洲际赛事、2000年底在黎巴嫩举行的亚洲杯,被认为是迈出了一步以平息或缓解米卢的信任危机。 事件。 正是因为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杀入亚洲杯四强,米卢和他带领的中国队才得以在2002年世界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我们——

《中国足球报》先后发表《国足内部调查》、《我没有资格怀疑米卢》、《国足不了解米卢》,全面审视信任危机米卢在亚洲杯赛前遭遇。 亚洲杯开赛前,《中国足球报》也发表预测文章《中国队进四强概率:64%》,准确定量预测中国队进四强的可能性更大亚洲杯的。 这也是全国媒体唯一一篇对中国队参加亚洲杯的预测文章。

2000年10月29日,三四名决赛中国队0-1负于韩国队,排名第四。 次日出版的《中国足球报》刊登了本台评论员题为《中国足球的机遇》的文章,指出“亚洲杯期间,中国足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是赢得了赛事的管理权”。其次,这增强了获得明年世界杯预选赛资格的信心。” 他从战略角度指出了亚洲杯的成绩对于鼓励中国足球备战世界杯的重要性,随后中国队在2002年打进世界杯决赛圈的事实也证明了本报的结论是正确的。

红色和黑色

■活动——

2001年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大喜”与“大忧”交替闪现的一年。 中国男足历史性地闯入2002年世界杯决赛圈。 它与“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称为2001年中国社会的三大“红色喜事”。定音也像不和谐的声音一样侵蚀着中国足球,成为中国足球的“黑痛”。

■我们——

2001年10月7日,中国队在沉阳五里河体育场一球击败阿曼队,提前两轮晋级世界杯。 中国足球44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当晚,以及次日凌晨,《中国足球报》以漫画形式印制的表达“合格”的“外号”首次与读者见面。 随后,当中国队庆祝出线时,一些球员欣喜若狂地挥舞着本报的“加号”。

2001年10月22日,《中国足球报》发表题为《欢迎回家,各界带头》的文章,报道了已顺利完成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事的中国队预选赛,返回北京时受到国家接待。 这一消息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中国足协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在首都机场贵宾室举行的欢迎仪式上,中国队主帅米卢蒂诺维奇表示,“我希望中国队夺冠的时间不超过五十年”。

胜利之际,10月25日出版的《中国足球报》披露了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2001年8月25日在沉阳看望中国队预选赛前的讲话。排名前十的游戏。 在这次题为《放下明星的幌子》的演讲中,袁伟民同志更是语气惊人地指出:“我们队在俱乐部里都是明星,到了国家队,他们就是队员了。”国家队的球员,你必须放下明星的伪装,发挥好每一个球员的作用,全力以赴去踢球,在这个问题上,你比过去有了进步和提高,这很好,今晚的比赛需要你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队参加十强赛期间,邀请香港著名喜剧明星周星驰在《中国足球报》开设独家专栏《大话足球》,在国内产生强烈反响。国内媒体。

在针对假球黑哨事件的报道中,《中国足球报》12月先后推出《裁判退款》《陈培德:我们缺乏直面黑暗的勇气》《司法介入是唯一解决办法》那年24日和27日。 《出路》等新闻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后两篇文章由中国足球报记者在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陈培德办公室独家报道。 12月26日,陈培德向媒体曝光了后来引起轩然大波的《贿赂裁判悔过书》。

■活动——

2002年6月,首次杀入世界杯决赛圈的中国男足在米卢的带领下参加了在韩国举行的世界杯小组赛。 结果,他们三场比赛全部输球,分别输给了巴西、哥斯达黎加和土耳其。 。 中国男足的首次世界杯之旅以三场比赛全部0分、0个进球的成绩结束。 ■我们——

世界杯期间,本报特约记者戴鑫、赵廖前往韩国、日本进行实地采访。 世界杯结束后,为了对中国队进行一次“系统、细致、认真的总结”,《中国足球报》与央视《五环夜话》、北京卫视《中国足球报道》、新华社体育合作部、人民日报体育部等十一家媒体联合推出“足球反思论坛”系列活动。 7月8日,《中国足球报》发表署名“唐兵”的题为《论坛不是竞技场》的声明,提出“社会上有参与这个论坛的人,包括球迷,不会被贴上标签”。基本要求,这个基本要求也是一个基本的认识:我们过去都想把中国足球搞好,现在也还是这样。有了这个基本认识,论坛就可以继续下去,而不是变成批评会或者批评会。谁把他撞倒,谁就决定该怎么做。”

为配合这一重大反思,《中国足球报》7月11日刊登了本报记者杨菊对时任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颜世铎的专访《失败为何由我们负责》 。 在这次专访中,颜世铎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国足球的差距和责任:“我们不负责谁负责?”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不负责任?” 以及“我们要承担什么责任?”

■活动——

2003年春天,非典袭击北京,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足球也发生了变化。 原定在中国举行的女足世界杯被取消,国家队被迫进入封闭集训。 ■我们——

非典期间,《中国足球报》连续采编出版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国足集训先查非典》《非常时期的中国队》等系列报道等,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特点。 本报记者戴鑫的评论《不开心的足球》发现了非典带来的问题。 文章称,非典时期,人为和非人为的隔离都可能导致情绪浮躁。 这种情绪体现在训练场上,就是“不想练”、“厌练”。 如果一支本该训练的球队有一种强烈的“厌恶训练”的感觉,那么就真的发生了“大”的事情。 这个夏天的足球注定是“不痛快”的,无聊的,也是必要的。 从长远来看,相关管理者不仅要制定严厉的法律,惩罚那些“累训练”的人,还需要考虑一些建设性的措施,适当调整队员的训练氛围,制造一些“不愉快”。对于团队成员来说,这是最后的手段。 “幸福”。

■活动——

2004年10月2日晚,沉阳队与北京队的比赛中,北京队因不满裁判的判罚退场。 比赛中断12分28秒后,主裁判周伟新宣布比赛结束。 这是中国职业足球史上首次“比赛罢工”。 随后近一周时间,“罢工事件”愈演愈烈并逐渐升级,最终导致大连实德等7家具乐部卷入其中,被誉为中国足球史上的“十月革命”。 ■我们——

10月26日,《中国足球报》刊登了博士生的一封信《中国足协的地位不可动摇,克服信任危机也不难》。 这封万字信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文章称,作为管理中国(中国大陆)足球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中国足协的地位和权威是“与生俱来的”、“有法律依据,不容质疑和动摇”。 同时,文章还表示,进一步深化足球管理体制改革是化解当前危机、脱险的当务之急。

谢亚龙2005年上任

■活动——

2004年的罢工以及一系列假球和黑哨的谣言导致中国足协主席颜世铎最终被解职,接替者是谢亚龙。

■我们——

谢亚龙上任后,接受的第一个平面媒体采访是《中国足球报》。 在这次题为《我们还要努力》的专访中,谢亚龙表示,只关注联赛是不全面的。 青训是根,联赛是本,国家队是果,球迷是叶。 没有叶子的光合作用,植物就无法生长。 没有球迷的养分,中国足球就无法吸收社会资源。

有趣的是,《中国足球报》也很可能是谢亚龙前任颜世铎卸任前最后一次进行专访的媒体。 2005年1月18日,本报刊登了记者杨菊的专访,题为《颜世铎:我会坚持到底》。 颜士铎告诉记者,“2004年,三大运动项目中的篮球、排球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唯独足球没有进步,非常难过,也为球迷感到遗憾。现在足协的公信力已经很差了。”相对较低,这是前所未有的。”

■活动——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国人真是远远观望。

■我们——

我们在报纸上首创了世界杯的“男子版”和“女子版”,从男人和女人的不同角度解读了这场世界大片。

针对本届世界杯,我们还推出了名为《德国之巅》的图片合集,在世界杯结束后几个小时全面上线。 画册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本届世界杯的所有经典时刻。 2007年亚洲杯国家队遭遇惨败

■活动——

2007年7月,朱广沪率领的国家队在亚洲杯上失利,未能进入亚洲杯四强。 朱广沪时代结束了。

■我们——

亚洲杯失利后,国内对朱广沪的讨伐再次打响。 为了传递理性的声音,《中国足球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探讨中国足球需要什么样的教练。 在《谁砸了中国足球的饭碗》系列节目中,陈成达先生在接受《中国足球报》采访时表示,足球产业应该提出问题。 陈成达先生提出的30多个问题都很尖锐、切中要害。 这组文章讨论了从选择什么样的教练到选择教练的时间和成本的所有内容。

2008年 全军覆没

■活动——

2008年,中国国家队、中国国奥队、中国女足、中国国少队、青年队在一系列国际赛事中全部惨遭淘汰。 尤其是国奥队在主场举行的奥运会上彻底崩溃,引发舆论不满。

■我们——

从奥运会开始,本报就没有关注赛事本身,而是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中国足球的现状。 在一系列奥运报道中,《中国足球报》将足球放在奥运会的背景下,探究失败的原因。 年末,《中国足球报》再次推出“建国30周年·中国足球专访”专题,从人物记忆中寻找中国足球的规律,探索回顾中国足球的历史,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该系列可以作为足球界的史料收藏。